刘宗周〔明代〕
云满峰头水满溪,一天杳霭路封泥。何来灵物干霄上,忽傍清辉振羽低。
陈迹漫凭千古吊,佳名重借后人题。匆匆逆旅俱行脚,底事伤心日又西。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寄田郎
姜夔 〔宋代〕
登奉圣寺千佛阁四首
杨万里 〔宋代〕
【中吕】满庭芳_湖景丝竹管
张可久 〔元代〕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
朱彝尊 〔清代〕
怀同舍石天民编修
陈傅良 〔宋代〕
宿冲佑观
车柬 〔宋代〕
登更好堂同景思少卿表丈韵
王嵎 〔宋代〕
题刘汝弼东源小隐图
苏伯衡 〔明代〕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赵蕃 〔宋代〕
赠朱子文因寄朱元刚二绝
戴栩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