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雨色霏微碧润苔,溪桥清兴坐悠哉。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蔡中郎坟
温庭筠 〔唐代〕
送赵使君老父吟
彭龟年 〔宋代〕
薛家塘
李士会 〔宋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挽赵制机
姚勉 〔宋代〕
次韵朱景伯来见
陈著 〔宋代〕
吊仅老塔
楼钥 〔宋代〕
和陆伯微韵二首
包恢 〔宋代〕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方回 〔元代〕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梅尧臣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