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歌寄洛阳李长史仲脩

孙蕡 孙蕡〔明代〕

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
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
我昔扁舟纵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
幽寻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
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敻与沧洲连。
丹霞射影四山静,群真环佩来翩翩。
蕊珠之峰数千丈,君时与我缘萝上。
水帘直下飞晴虹,万壑天风度流响。
山中刘郎司玉台,仙书授我琅函开。
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
此时会合那能再,尘土分飞忽三载。
我行奏赋登金门,君亦乘轺度淮海。
淮海迢迢烟树深,相思岁晚结愁心。
晴天万里碧云远,何由一寄还山吟。
山中洞房春寂寂,山中之人长叹息。
松花酒熟人不归,瑶草东风几回碧。
孙蕡

孙蕡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您喜欢

漂泊岳阳遇张中行因汎舟洞庭晚宿君山联句

丁开丁开 〔宋代〕

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绝。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

楚妃结幽想,巴客答清吷。宁知莽苍中,不假巨鳌力。

势阅南纪浮,思随西风发。形影寄孤舟,吾道成鴃舌。

笑谈正凌傲,俯仰不偪侧。每与景物会,未省欢娱毕。

叠翠晚愔愔,堕黄秋的的。鱼龙负赑赑,独鸟去不息。

旷原眇周抱,异境超慌惚。径度万顷空,忽得一拳碧。

稍稍鸡犬近,依依钟梵夕。推门月微堕,煮茗香初歇。

衣裳识霜信,瓶钵了禅悦。事定心源清,梦回斗柄直。

周游兴欲尽,长往计未决。出门更回首,沙水荡虚白。

美哉神禹功,已矣三苗国。山川长不朽,愚智俱可惜。

神交正冥冥,指点空历历。慎勿语俗人,桃源恐相失。

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

李复李复 〔宋代〕

应感随缘各有因,一源真寂自无尘。
须知此物非他物,能悟前身是后身。
叔子探环乔木在,房公发石旧书新。
区中谁是王文度,订印曾逢竺上人。

半山寺有感

赵希淦赵希淦 〔宋代〕

一水波澄接御沟,近城宫柳弄春柔。
乌衣巷里人何在,白鹭洲前水自流。
千古风流歌舞地,六朝兴废帝王州。
今番不负看山约,他日重来说旧游。

游大梅山梅仙岩

楼钥楼钥 〔宋代〕

为忆西京梅子真,人言羽化匪沉沦。
海濒古嶴已无迹,山外高峰宁有神。
鲠论至今光汉传,清风犹足盪秋旻。
何须更说神仙事,终老市门良可人。

怀同舍石天民编修

陈傅良陈傅良 〔宋代〕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於书,我岂望得当。
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
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
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
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
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
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
为君过客频,膏沐当不常。
有儿若干人,已未胜冠裳。
但要能譍门,勿问鄙与臧。
一纸细说似,慰此遥相望。
末乃及田舍,何有还何亡。
丞郡禄已厚,岂不可小康。
忆昔夜梦君,托交少年场。
竦身而欣髯,眸子烱烱光。
依然论时事,悲壮泪以滂。
我方闭门嬉,谒至即暂忙。
婆娑松竹下,细数秋叶黄。
旧志益凋落,群书半遗忘。
请君勿他及,却使我意伤。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王禹偁王禹偁 〔宋代〕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
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
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
皇家早岁平吴後,翰林贾公为太守。
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
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
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
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
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
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
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
旧游应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
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
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
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徵诏在丹墀。
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
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

送菜徐秀才

李新李新 〔宋代〕

食荠已甘予口,送荼聊苦君肠。
见说舐碪无分,借令轑釜何妨。

再和韵上石塘吴

王奕王奕 〔元代〕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

堪笑

方岳方岳 〔宋代〕

堪笑张华死不休,谩精象数古无俦。
中台星拆何曾识,祗识龙泉动斗牛。

题张明府清风堂三首

方回方回 〔元代〕

麦陇初秋晓吹寒,新篁摇动碧琅玕。
涤烦解愠谁相似,父老人人说长官。
© 2023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