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国色宫妆倚槛新,一樽堪自对残春。即令解语应相笑,何必看花定主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每度过东街
邵雍 〔宋代〕
哭李景温架阁
刘克庄 〔宋代〕
感事
石介 〔宋代〕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释印肃 〔宋代〕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赵蕃 〔宋代〕
龄叟得稼山好语因赞之
陈著 〔宋代〕
赏梅游中塘分韵得影字呈水心
戴栩 〔宋代〕
依韵和僧说上人见访
梅尧臣 〔宋代〕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
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
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祇今图画遍四海,楼台树木空苍然。
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未应只属羽人家,亦有因兹悟初祖。
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转石哀。仙耶释耶不可见,每一过之空系缆。
小师淳元请赞
释普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