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尘中那久住,飞佩入千山。片石松边住,孤云鹤上还。
苔深丹灶绿,叶坠紫宫闲。后夜玄洲月,相思杳蔼间。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闻江开客淮上未归寄五律三章 其二
姚燮 〔清代〕
开府画堂高,悬灯看宝刀。黄金彫骏色,白日闪鸿毛。
气折三河下,才兼万象劳。榛山多虎迹,我为诵《离骚》。
赐陈抟
宋太宗 〔宋代〕
送李去病赴召
郭印 〔宋代〕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王令 〔宋代〕
陶渊明醉石
项安世 〔宋代〕
题唐郑虔山居说听图
宋高宗 〔宋代〕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苏轼 〔宋代〕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 〔元代〕
江淹作恨赋李白拟之余因作恨诗
皇甫汸 〔明代〕
世事年来与愿违,春深无语对花飞。曹王座上空陈伎,襄子桥边但请衣。
镜里颜销恩宠薄,床头金尽结交稀。出师未报阴山捷,身没沙场竟不归。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