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钧宰〔清代〕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黄钧宰
1826-1895年,一名振钧,字宰平,钵池山农,别号天河生,江苏淮安人。他“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一生偃蹇不遇,”中年丧偶,益佗祭,不自聊。”著有《比玉楼传奇四种》,其一《十二红》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针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壶七墨》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是著名笔记,论者以为“作小说观可,作子书观,作史书观,作经书观亦无不可。”又有《比玉楼遗稿》、《谈兵录》等。
送娄士琏之官四川仁寿分韵得知字
林温 〔明代〕
出郭闻百舌
释宝昙 〔宋代〕
琳宫词次安南王韵 其二
许有壬 〔元代〕
山中活计只餐霞,世事茫茫日自斜。谪到玉堂无好况,夜深犹草侍中麻。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王国维 〔近现代〕
远斋作十二辰歌见赠且帅同作
赵蕃 〔宋代〕
访客至西郊
陆游 〔宋代〕
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
邓忠臣 〔宋代〕
以七字律羽扇赠行
陈郁 〔宋代〕
霜天晓角·暮天云阔
张辑 〔宋代〕
冬日客中送章结父
王醇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