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和林肃翁有所思韵
刘克庄 〔宋代〕
越问·舟楫
孙因 〔宋代〕
十六日自怀远解缆风色大顺喜吟一律
张洵佳 〔清代〕
长淮形势亘蟠空,千里征帆踞上风。云脚遥拖洪泽远,涛头直接大江东。
秋深芦管飞霜白,天远沧波浴日红。幸我回头先得岸,不然仍在浪淘中。
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
喻良能 〔宋代〕
点绛唇·闻说修行
尹志平 〔元代〕
师安抚生日
晁公溯 〔宋代〕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二
何南凤 〔明代〕
峰顶有乔松,对之知上达。蓊葱竹万竿,散作青山发。
云深石不枯,石润泉常活。晓暮听泉声,悠哉忘岁月。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
陆游 〔宋代〕
送王员外迁崇教(崇教典僧官)
高启 〔明代〕
桂林送人之琼州招捕海寇
乐雷发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