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北京八咏 其七 卢沟晓月
王绂 〔明代〕
扈跸重来趣晓装,鸡声残月树苍苍。数峰云影横空阔,一带波光入渺茫。
人语暗喧孤戍犬,马蹄寒踏满桥霜。望中风景皆诗思,况复楼台是帝乡。
九日诸友宴集分韵得将字
塞北秋高思转伤,孤城风雨又重阳。杯盘强欲酬佳节,踪迹还惊老异乡。
白发几人存故旧,黄花何处觅清香。烽尘那忍登高望,南国音书绝寄将。
作平湖秋色图题赠陆彦玘考功
近自吴门别,而今已半年。交游心固切,霄壤迹难缘。
宦况青云表,閒身白鸟边。漫图秋色去,还肯忆林泉。
挽菊庄金德厚先生
别去两经春,寄来书更频。只期重握手,宁料永伤神。
禄养悲贤子,情亲泣故人。遥怜篱下菊,今岁为谁新。
寄浦懒翁
一幅乌纱两鬓丝,令人常想旧容仪。诗名老去尤推重,药术年来更绝奇。
红杏轩窗春澹澹,绿杨门巷昼迟迟。遥知燕处浑无事,水浸雕笼浴画眉。
舟中晓望都城有怀诸公
烟深孤塔是长干,路近都城望眼宽。江水今无南北限,山形原作虎龙蟠。
云开魏阙朝阳满,月落秦淮晓色寒。遥想此时天上客,从容鸣佩列朝端。
病中雨夜二首 其一
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
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
题明皇听贵妃弄笛图
笛弄霓裳月正秋,三郎侧耳复凝眸。当年听谏如听曲,车驾应无幸蜀忧。
得家书
昨夜乡人到,家书喜见投。展开三四读,添却万千愁。
舍弟贫依旧,山妻病未瘳。那堪诸幼稚,日日望归舟。
为刘竹深题云山图
白云缥缈山嵯峨,幽人茅屋岩涧阿。玉田瑶草暖烟碧,落花流水春风和。
采松酿酒正堪醉,扫石弄琴还自歌。何当结邻成两叟,杖藜日日频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