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风入松 寓意

汤舜民 汤舜民〔元代〕

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吞海壮
怀寂寞,看山老眼摩挲。六龙飞去迅如梭,谁挽鲁阳戈?百年半逐云飞尽,青山
旧白发婆娑。但是石田茅屋,休言金谷铜驼。 寻春不遇
  洞房香冷辟寒犀,花压翠帘低。弱红娇黛春无力,素鸾玉燕斜飞。鸳枕雨
云幽梦,鲛绡风月须题。一声啼画楼西,屈指又春归。等闲老却铅华粉,绿阴
满青子累累。莫问刘晨去远,可怜杜牧来迟。 钱塘即景
  乱云如叶雨如丝,梅子乍青时。小□□□□余事,北窗下美酒盈卮。翠碗蔗
溶蜜汁,銮□藕□□□。□□当户碧参差,掩映万年枝。江南舶棹随风至,乌纱
润白苎滋滋。未拟兰舟避暑,且将纨扇题诗。 题货郎担儿
  杏花天气日融融,香雾蔼帘栊。数声何处蛇皮鼓,琅琅过金水桥东。闺阁唤
回幽梦,街衢忙杀儿童 肚然一叟半龙钟,知是甚家风。担头无限□□物,希奇
样簇簇丛丛。不见木公久矣,可怜多少形容。
汤舜民

汤舜民

汤舜民,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号菊庄,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象山(今属浙江)人。补本县吏,非其志也。后落魄江湖间。好滑稽,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赍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所撰杂剧2种:《瑞仙亭》、《娇红记》,惜已佚。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势,喻如“锦屏春风”。 

猜您喜欢

怀友人陈烈

陈襄陈襄 〔宋代〕

思君苦节直艰难,四十穷经草野间。
文为周衰能力救,礼遭秦祸欲重删。
时无正说非杨墨,天与多才继孔颜。
吾主聘贤方仄席,好将书币起东山。

和吕守环秀堂三首

吴儆吴儆 〔宋代〕

田家但识丰年乐,见说花城日更长。
如获从公时拄笏,尚能援笔侑飞觞。
鸡豚社瓮年年酒,柿栗顽固林树霜。
更倩渔郎问樵径,深山深处是吾乡。

法会三日上之临幸十三日天雨娑罗树子近臣得之以奏献焉十四日诏皇太子诸王同观法会赋迎驾

夷简夷简 〔明代〕

千骑东华玉辇来,钟山浑胜妙高台。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

绛都春·春愁怎画

蒋捷蒋捷 〔宋代〕

春愁怎画。正莺背带雪,酴醿花谢。细雨院深,淡月廊斜重帘挂。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秋千红架。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夏。娅姹。嚬青泫白,恨玉佩罢舞,芳尘凝榭。几拟情人,付与兰香秋罗帕。知他堕策斜拢马。在底处、垂杨楼下。无言暗拥娇鬟,凤钗溜也。

白马乡有怀明义土赖若夫先生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当时乃已神龙见首不见尾。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

杨时杨时 〔宋代〕

行藏须信执中难,时措应容道屡迁。
一目全牛无肯綮,騞然投刃用方安。

雪中僧虚舟来

朱继芳朱继芳 〔宋代〕

雪中闻犬吠,清卧起来迟。
闻户千山白,逢僧一个缁。
言从风絮时,忆得雨花时。
寒舍无祗待,煎茶且说诗。

偈四首 其一

释法恭释法恭 〔宋代〕

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

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雪窦

陈著陈著 〔宋代〕

乳峰真可避人閒,上妙高台天可攀。
未说旷怀便笑傲,堪从险处习閒关。
© 2023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