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房兵曹胡马诗

杜甫 杜甫〔唐代〕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
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注释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胡:此指西域。
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
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骁(xiāo)腾:健步奔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善于骑马,也很爱马,反过不少咏马诗。此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反马,是实反。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笔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的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反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反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反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蹄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笔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反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反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反四蹄生风,而反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唯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反马的气概,“轻”反的的此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反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反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反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反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反马的品格,用虚反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反的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的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反马,实是反人,这其实就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的既是反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反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反马中也反人,反人又离不开反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反活;另一方面反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这首咏物诗的做到了既在物之内,又出于物之外,全诗看似反马,但通过赞马却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反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反马中也反人,反人又离不开反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反活;另一方面反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轻狂的青年时期。

简析

  《房兵曹胡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通过吟咏它而表达诗人期望为国建立功业、驰骋风云的远大理想,也展现出其刚毅勇决的性格。全诗风格超迈遒劲,豪放乐观,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挽李子和知县

李流谦李流谦 〔宋代〕

盘谷先生坛级尊,万夫操槊辄敛魂。
黄堂昼严绕华戟,往往群来客打门。
高谈错起风袭尘,醉眼相视月照樽。
归来拊掌此快士,外无圭角中甚浑。
吾家宰树已拱把,君亦荒殡生棘榛。
小阮弟兄吾所敬,雾谷养就虎豹文。
衔君至恩深到骨,手书盛德表九原。
遣奴持送急开读,字字璀烂光瑶琨。
兼金馈鱼客何陋,宝玉围腰吾敢嗔。
九牛未可一毛数,大壑才以半缶论。
崭然二雏亦奇俊,造物两眼如许明。
由来孝弟动鬼神,宦学所自为根源。
向来施设本此耳,欲著吾说听者惊。
春风相送绿草野,为君一恸河汉翻。

留窗陈氏书斋

胡仲参胡仲参 〔宋代〕

因访吟朋到竹居,春寒策策动窗虚。
几翻好雨偏留客,一盏青灯共读书。
徐孺旧曾亲下榻,陈遵见说好投车。
与君静夜评心事,万斛闲愁尽扫除。

送钱文季国博赴召

曹彦约曹彦约 〔宋代〕

冲暑相迎慰寂寥,忍寒为别助萧条。
笑谈但喜频挥麈,梦想何尝到续貂,
已辨犁锄供老圃,尚乘轺传吒公朝。
班联若问官联旧,说与思归不自聊。

南乡子 卫弟行之寿

段成己段成己 〔金朝〕

兰玉卫诸郎。我见白眉子最良。说似向人人不会,何妨。静里谁知竹有香。岁月没商量。暗地催人两鬓霜。三万六千须实数,休忙。才是东风

蛛网

郭印郭印 〔宋代〕

我观昆虫辈,汝形亦甚微。
吐丝织为网,元自有真相。
团团肖车轮,巧妙出天机。
事成坐其中,功力不浪施。
羽飞才一触。罥挂定无遗。
正缘有此生,谋食以疗饥。
古先大智人,创作万世规。
为民设佃渔,结绳乃效之。
仲尼善词说,姑言取诸离。
制器尚象耳,一一非妄为。

步蟾宫·蓂开四叶祥光发

佚名佚名 〔宋代〕

蓂开四叶祥光发。又还是、清和时节。昴星呈瑞夜来明,庆此日、挺生英杰。少年玉树神清澈。未说到、龟龄鹤发。愿言鹗荐早蜚声,任丹桂、一枝高折。

江城梅花引 其二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相思无处著春寒。傍阑干。湿阑干。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到春还、似不如闲。

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和菜花二首

陈普陈普 〔宋代〕

华实根荄若个般,深知始解识鹹酸。
争春岂敢当红紫,贴地何能助碧丹。
未说余膏尤济用,最令中色真堪餐。
洛阳个个知扬拨,此物却无人会看。

游西湖和钱学士韵

玉芝和尚玉芝和尚 〔明代〕

大堤回接凤山遥,金勒东风嘶马骄。
芳草不知埋帝舄,柳枝犹似学宫腰。
天空水月三千顷,春老莺花十二桥。
闻说楼船醉年少,平章独免紫宸朝。

跛乘跛

王跂王跂 〔明代〕

长涂骑驴人,行步何坎轲。
岂惟驱不进,趷蹶屡欲堕。
经过顾语之,自行何不可。
策此且乘危,安得足尚裹。
其人指足言,畜疾则如我。
君知行者蹇,不知蹇者<九左>。
吾为笑绝缨,请以小喻大。
齐桓中主才,仲父膺衽左。
刘禅呆孺子,诸葛延王火。
苟能驭骐骥,千里致安坐。
君跛无奈何,奈何跛乘跛?
© 2023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