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谢惠计院二首
吴潜 〔宋代〕
二说吟
邵雍 〔宋代〕
送浩侄成都学官
李石 〔宋代〕
题阳义溪亭壁
佚名 〔宋代〕
踏莎行
谭处端 〔元代〕
戆戆憨憨,无言无说。自惭谩设虚分别。从今更不外奔驰,其中尤妙偏宜拙。
收卷精神,藏辉迹灭。空生烦恼齐休歇。只陀圆里种琼花,芬芳一朵金莲结。
采桑子·内容未显名先显
马钰 〔金朝〕
答廷评宗说遗冰
梅尧臣 〔宋代〕
东郊时雨
李东阳 〔明代〕
和苦寒韵
王洋 〔宋代〕
斋楼之西有木花
张明中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