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昫〔五代〕
刘昫
刘昫(887年—946年),字耀远,中国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人,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招撰《唐书》(《旧唐书》)200卷。实为赵莹诸人所作。
题野鹤孤云卷赠闫道人
胡应麟 〔明代〕
科头无一事,松下日盘桓。骨相堪鹏背,生年异鹖冠。
月轮天柱顶,云色洞庭干。薄暮扬舲去,相携问大丹。
七月丙辰迎土山龙王入郛
仇远 〔元代〕
行香子 梅未着花
陈霆 〔明代〕
标格天然。占断风烟。想南枝、犹怯余寒。香苞未点,疏影依前。
称月明时,霜冷夜,雪晴天。
西湖屐冷,东垣赋老,问春心、何苦担延。一枝得暖,随分清姘。
任玉堂中,茅屋下,野挢边。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高观国 〔宋代〕
春归怨·问春为谁来
周端臣 〔宋代〕
暮春
陆游 〔宋代〕
支硎寺看梅听僧家吹笛
王稚登 〔明代〕
留别王状元二十四韵
喻良能 〔宋代〕
孟子·忧忧喜喜
陈普 〔宋代〕
《说苑》引逸诗
佚名 〔先秦〕
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纻。良工不得。枯死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