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明代〕
韩公书院在三峰,斜雨濛濛坭屐踪。数簋青蔬多守阃,一江寒浪印诗筒。
湿云断绩当山缺,水碓丁咚着晚舂。作令阳山仙不及,终朝閒卧对高松。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读书三首
陈杰 〔宋代〕
六丑·渐新鹅映柳
吴文英 〔宋代〕
送彭孕先赴辰州教授
赵蕃 〔宋代〕
潇湘八景·潇湘夜雨
宋宁宗 〔宋代〕
题道岩二十韵
黄诰 〔宋代〕
春去
蔡羽 〔明代〕
归宗寺
吴兆 〔明代〕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吴则礼 〔宋代〕
偈颂七十一首
释了惠 〔宋代〕
次韵郑省仓见寄
方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