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王庭珪〔宋代〕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避世的东村有多么深?只见青山深处飘出缕缕炊烟。
哪敢嫌茅屋极其低矮,扫干净土床也能够安眠。
鸟不停地啭鸣,更觉四周寂静,花开得很晚是因为地方偏僻气候较寒冷。
我遥望那翠绿的竹子姿态柔美,仍然隔着西泉寺的数亩废地。

注释
作者题下原注:“山中有阳泉寺故基。”东村:当在卢溪(今属湖南),王庭珪曾隐居于此。
窟:洞。此处指山深之处。
敢:怎敢,哪敢。
绝:极,非常。
堪:可以,能够。
醉:畅快,尽情。
娟娟:姿态柔美貌。
西泉:寺庙名,故址在东村,已毁弃。 ▲

创作背景

  王庭珪秉性耿直,只做过茶陵丞之类的小官,且与上司不和,看到时世无道,便于宣和末,“无宦游意,学道著书,若将终焉邑有卢溪,筑草堂其上,乡人号卢溪先生。”(《宋名臣言行录》)这首诗大概就作于其隐居避时之时,写诗人为避乱或逃避世俗干扰移居之事。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交待题中“移居”的地点与原因;三四句是叙事言怀,写初到的活动和感受,写居住的内景;五六句写住下之后外景的幽静;最后两句收束,是用古寺来强调东村山景实堪爱赏,且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全诗通过层层推进的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一幅避世的清幽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娴静,曲折含蓄地道出移居偏地的快感。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善于写一种极为幽静的情趣。首句一问点题,也有力地领起全篇。“避地”在古诗中多指避乱或逃避世俗的干扰。从王庭珪的历史看,两层意思都有。这句交代题中“移居”的原因。下面都就这句生发。“青山窟里”回答“深几许”的问题。“起炊烟”点明村字。避地避到“青山窟里”,既表示避地之深,又暗示生活必然有新的困难。

  三四两句就回答这样的问题。低小前下一“绝”字,可见其简陋。但为了避地,绝不敢厌弃。屋里连个绳床都没有,只是一个肮脏的土床,但扫干净了照常休息。“绝”字是入声,按正常的规律应是平声,下句“堪”字本该仄声却用了平声。晚唐以来常有这种对句,使人从音节上也产生一种峭拔的感觉。这三四两句是叙事言怀,写初到的活动和感受,写居住的内景。

  五六两句写住下之后外景的幽静。六朝王籍《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句。王安石翻案说:“一鸟不鸣山更幽。”此诗第五句又把王安石的诗翻过来,比王籍的原作更加开阔深沉,“青山窟里”远离尘嚣,天本来就静,加上“鸟不住啼”就显得更静了。因为没有外界的干扰,所以鸟能够不住地啼。王籍两句是一意,这里一句却有两层,从鸟到天,人的感觉自在其中。六句从视觉写僻远幽静。因山地气候之寒,花也开得较平地晚。作者是从“花多晚发”推测到地处偏僻。“应”读平声,是推测之辞。这句“地应偏”也是强调幽静,不含贬义,和首句相呼应。外间花已落,这里花方盛开,这种“花多晚发”反而是难得的美景。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读到“花多晚发地应偏”就很容易使人想起白居易这首诗的意境。这五六两句写外景近处的幽趣。

  最后两句,作者从近处的“花多晚发”向远处望去,隔着几亩田处,一丛娟娟的翠竹临风,原来那是古西泉寺的遗址。这个句子作者用“犹隔”二字,一方面写在望中,一方面表现急切往看的心情。“天下名山僧占多”,凡山间寺庙多取美好的风景点。作者用这两句收束,是用古寺来强调东村山景实堪爱赏,且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这样就把前面一联的写景推进一步,使前半首所写避地东村的得计显得更为酣畅。

  这首诗作者只通过叙事和写景来表达移居之快感,而不用直接抒情赞叹的方式。一起直截了当,唤起全篇;一结曲折含蓄,耐人玩味很自然地交代了题下的自注。在王庭珪写幽闲境界的七律中,这一篇是值得称道的。▲

王庭珪

王庭珪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性伉厉,为诗雄浑。乾道八年(1172)病逝,终年92岁,去世后葬于安福县山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胡铨撰写墓志铭碑。王庭珪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他个性刚直,辞官归隐,曾因诗送胡铨而被贬辰州。靖康之变而后他表现出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诗文词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猜您喜欢

次毛彦谟韵

傅察傅察 〔宋代〕

平生贵异不谋身,率道恂恂范伯孙。
巷有青衿来问道,家无赤脚可应门。
搞间曾叩苍龙阙,谠议终开日盖樽。
见说晚闻多妙教,悠悠浮世更堪论。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一条楖栗杖,两头光晃晃。
打破须弥山,挂在眉头上。

沁园春 寿县令代人作 花城允政,喜迎凫舄

沈禧沈禧 〔元代〕

。某幸托葭莩,敢祈松柏,贡南丰一瓣之香。遥陈善,赓宫三寿之语。**宾筵,敬录微词,用伸祝赞。伏惟电瞩,以表冰忱。某不胜拜贺之至快阁春边,石栏干外,东风晚情。有银潢公子,摩挲石刻,金华仙伯,主掌鸥盟。陶柳青新,潘桃红嫩,早有丰年笑语声。还知道,是街头父老,竞说升平。怪来云表长庚。与一道澄江月共明。但寿烟起处,千山天远,寿杯满处,千尺泉清。仁寿堂中,长生城内,早蹋金鳌背上行。明年准,望紫云楼上,一点台星。

證道歌 其二三七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狮子吼,无畏说,直言恰似翻成拙。问渠何处住居家,遥指前坡无处诀。

偈公六十五首

释咸杰释咸杰 〔宋代〕

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佛功德海既难量,吾君圣寿亦如是。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湛若水湛若水 〔明代〕

鸟鸣客初觉,檐隙光渐发。欲起仍迟留,省事心已折。

哲人夜入梦,遗我一书札。恍惚不可读,意了字灭没。

展转隔幽明,哀歌思盈闼。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释智愚 〔宋代〕

宁辨人间是与非,生来屈盾眼如眉。
不因说著当年事,万古千秋那得知。

【双调】寿阳曲_春将暮,花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春将暮,花渐无,春催得落花无数。春归时寂寞景物疏,武陵人恨春归去。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欲灭。

磨龙墨,染兔毫,倩花笺欲传音耗。真写到半张却带草,叙寒温不知个颠倒。

从别后,音信绝,薄情种害煞人也。逢一个见一个因话不说,不信你耳轮儿不热。

从别后,音信杳,梦儿里也曾来到。问人知行到一万遭,不信你眼皮儿不跳。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

八千里,愁万缕,望不断野烟汀树。一会价上心来没是处,恨不得待跨鸾归去。

研香汁,展素纸,蘸霜毫略传心事。和泪谨封断肠词,小书生再三传示。

实心儿待,休做谎话儿猜,不信道为伊曾害,害时节有谁曾见来,瞒不过主腰胸带。

江梅态,桃杏腮,娇滴滴海棠颜色。金莲肯分迭半折,瘦厌厌柳腰一捻。

思今日,想去年,依旧绿杨庭院。桃花嫣然三月天,只不见去年人面。

蝶慵戏,莺倦啼,方是困人天气。莫怪落花吹不起,珠帘外晚风无力。

他心罢,咱便舍,空担着这场风月。一锅滚水冷定也,再撺红几时得热。

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

心窝儿兴,奶陇儿情,低低的啀声相应。舌尖抵着牙缝冷,半合儿使的成病。

香罗带,玉镜台,对妆奁懒施眉黛。落红满阶愁似海,问东君"故人安在"?

青纱帐,白象床,晚凉生月轮初上。谁家玉箫吹凤凰,教断肠人越添惆怅。

如年夜,人乍别,角声寒玉梅惊谢。梦回酒醒灯尽也,对着冷清清半窗残月。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琴愁操,香倦烧,盼春来不知春到。日长也小窗前睡着,卖花声把人惊觉。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赠答诗十绝 其二 长恨

郭之奇郭之奇 〔明代〕

长恨秋风似转轮,几番吹却后来人。清宵漫倚疏桐月,云最堪怜是妾身。

诸友夜话

释行海释行海 〔宋代〕

爱战将军未白头,寸心犹自不忘忧。
华夷百岁兴亡事,一夜同君说蔡州。
© 2023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