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二首 其二

文徵明 文徵明〔明代〕

步出城西门,言登葛君墓。葛君生世时,声光盛流布。

那知百年内,倏忽草头露。遗骸委空山,风雨谁一顾。

寒月照玄堂,荒蒿断行路。谁应识君来,惟有青松树。

见树不见人,青松乃坚固。乃知人易彫,独以婴情故。

鉴此念前人,云胡复悲慕。惊风西北来,肃然动情愫。

扬杯谢诸公,愿言保迟暮。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观小儿瓮戏

李流谦李流谦 〔宋代〕

五岁小儿初学步,绝艺亦知天所赋。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器小犹须百斤重,挟以壮夫端恐仆。

笑谈拈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

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武阳盛气盖全燕,寄区狡谋踣二虏。

论年固已一倍长,此儿谁肯哙等伍。虎变鹰扬看异时,经营一饱浑细事。

世人禀赋有特异,常理未可求其故。相秦童子才毁齿,说项郎君方断乳。

拜归怀中笑橘堕,群戏道傍知李苦。登门已解叙通家,对客颇能嗔字父。

劾鼠狱词老吏服,汗简清规乃翁沮。卓识有此更惊人,彼以力称吾未与。

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仓如雀鼠。怃然自笑仍自怜,强说功名在迟暮。

人言速成当不久,如我定应千万寿。

送李去病赴召

郭印郭印 〔宋代〕

五岳四渎今异方,东西南北衣冠乡。
巽维久挽六龙驾,江浙人物无遁藏。
参井之区最遐僻,步武难依日月光。
吾皇侧席伫贤俊,紫泥屡下勤搜扬。
蜀士肯来天颜喜,一一引对罗周行。
鸟群鸾凤夐超诣,台阁禁从森翱翔。
君今再召欻幡改,爱主忧民心未忘。
波澜浩荡江湖阔,忠信唯将一苇航。
十年世故已熟讲,不到帝所难铺张。
当今国病入骨髓,愿君审处囊中方。
参苓芝术固美矣,瞑眩之药方为良。
扁鹊名世解说死,华佗活人须浣肠。
君其持此拯危急,祛除痼疾针膏盲。
一身安荣岂足道,要与四海同康强。

听野老所言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衰翁卧病山之阿,东村沈老来相过。
首言年饥若无备,次说时政多烦苛。
其间数事尽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讹。
农家累世服畎亩,此外宁复知其他。
世道愈变俗愈薄,天意亦复相折磨。
举贷养蚕不收茧,尽瘁耕耨田无禾。
千疮百孔正难补,前月里正来催科。
家贫乏钱办酒食,卖却养命双种鹅。
昨朝县吏又追唤,真如鸟雀遭网罗。
儿女啼号顾弗及,心如乱丝头绪多。
西邻寡妇更可念,譬彼坏木无枝柯。
饥寒交煎绝生意,母子牵挽沈於河。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
民之多艰有如此,於乎彼苍其奈何。

偈颂十二首

释原妙释原妙 〔宋代〕

皮穿肉烂,筋断骨折。
具无碍辩,横说竖说。
若谓向上一关,敢保老兄未彻。
直须虚空粉碎,大海枯竭,
透顶透底,内外澄澈。
正恁麽时,犹是眼中著屑。

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不至

赵蕃赵蕃 〔宋代〕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开窗对脩竹,笔墨得具陈。

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

昨宵一雨馀,村村农事新。我亦思驾言,出门免冲尘。

是邦亦有园,以鸟视其人。宁从穷巷居,鸡犬喧四邻。

刘君方授徒,曾君说人伦。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

未嫌酒杯薄,政爱茗椀醇。曾君索我诗,出语愧逡巡。

烦君隶书题,笔意堪嗣秦。春游有如此,省费能全神。

但恨子胡子,招要不能频。

赠圆明老

张耒张耒 〔宋代〕

一粥一斋年已老,千经万论不留心。
菩提本自非言说,默默知师得更深。

宿北钱清

陆游陆游 〔宋代〕

晡时理舟楫,甲夜泊钱清。齑饼依然美,渔灯特地明。

酒旗阑道出,风浪拍船鸣。未说乡闾喜,江山亦有情。

过新蓬二岭

王迈王迈 〔宋代〕

世路年来熟险巇,那堪炎火正宣威。
足摩青壁顶头过,心逐白云天外飞。
瀑布有愁客耳多,山禽无语怪儒衣。
田翁怜我鞋根湿,为说林梢已夕晖。

次劝农韵

曾几曾几 〔宋代〕

典郡治中总得贤,郊原一出万人传。
山行野渡时时雨,妇饷夫耕处处田。
说与老农无罪岁,但当力作有逢年。
驱儿播种贫家事,可奈西畴只仰天。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王炎王炎 〔宋代〕

客里岁月晚,春生梅柳枝。
弟兄嗟别久,儿女话归迟。
拙直将安用,飞腾敢自期。
老支刚笑我,底事作痴儿。
© 2023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