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促织儿

张鎡 张鎡〔宋代〕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夜露润湿幽暗的秋草,宝钗楼外秋意正深。青苔沿着墙根伸展,忽见一个萤火虫坠下墙阴。静静地听着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声声凄凉。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可谓费尽了苦心。
曾记得孩提时,小伙伴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四处搜寻蟋蟀。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轻脚步仔细听着,追寻逃跑蟋蟀的声音。任凭月光花影铺了满身,独自一个人也要追踪。将逮到的蟋蟀兴致勃勃地带到精美的厅堂参加戏斗,与他人的蟋蟀决一雌雄,亭台般的小笼小巧而涂金色。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雅兴已经没了。蟋蟀正在我的床下发出低吟,在寒冷的夜里陪伴着我这孤独的人哀叹悲吟。

注释
促织:蟋蟀。
漙(tuán):露水多。
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
土花:青苔,苔藓。
劝:催促。
机心:原指机巧功利之心。这里是说蟋蟀为“劝织”而煞费苦心。
灌穴: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
敛步:脚步很轻。
华堂:精美的厅堂。
亭台:指盛蟋蟀的笼子
笼巧妆金:因笼子小巧而涂金色。
渠:它。▲

赏析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把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志向选择寄寓在所咏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体,而且要使词人的主观情志与听咏的客观物象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张鎡这首词就达到了这一境界。

  上阕写听到蟋蟀声的感受。

  “月洗”五句,蟋蟀声发出的地方。词人首先刻画庭院秋夜的幽美环境。夜空澄明,高大的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中。“洗”字传出秋月明净之美用字传神。

  《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毛《传》:“漙漙然盛多也。”“漙”字传出露水凝聚之美。宝钗楼,本是咸阳古迹,邵博曾饯客于楼上,歌李白《忆秦娥》词(《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这里借指杭州张达可家的楼台。张鎡字功甫(功父),旧字时可,祖籍西秦,张达可当是他的兄弟辈,所以信手拈来,寄寓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秋深,点出时令,在一个美好的月皎露漙的秋夜,墙下的苔藓顺着墙脚铺去。“沿”字化静态为动态,用字极生动巧妙。突然一点萤火,飘坠墙根,这就是蟋蟀发出声音的地方。许昂霄《词综偶评》云:“萤火句陪衬。”所谓陪衬,用视觉里的萤火衬托出听觉里的蟋蟀鸣声,用萤火坠落的无关情节,衬托出蟋蟀鸣声的中心题材。看萤火,听蟋蟀,富有生活情趣,而这种生活情趣是从闲适的生活中领略到的。《武林旧事》卷十录载了张鎡自己记叙的一年十二月燕游次序,题名《张约斋赏心乐事》,自序云:“余扫轨林扃,不知衰老,节物迁变,花鸟泉石,领会无余。每适意时,相羊小园,殆觉风景与人为一。”由于长期过着优游舒适生活的王孙,张鎡对这种情趣有很深的体会。

  “静听”五句写蟋蟀的鸣声和听者的感受。“断续”、“微韵”是蟋蟀鸣声的特点,“转”则有音调抑扬顿挫之致。“寒”与“凄咽悲沉”是词人听来的主观感受。“争求侣”与“殷勤劝织”,是词人对蟋蟀鸣声的理解和想象:蟋蟀鸣,一是为了求侣,二是为了促织。《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九引陆机《毛诗疏义》谓蟋蟀:“幽州人谓之促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趣织(即促织)鸣,懒妇惊。”破,尽也,煞也,与杨万里《题朝英进斋》诗“用破半生心”的破字用法相同,犹言促尽、促煞用词精当。蟋蟀的鸣声伴随和推动着织女纺织到晓。

  下阕追忆儿时捕蟋蟀、斗蟋蟀的情趣,反衬今日的孤独悲苦情怀,充满不胜今昔之感。“儿时”五句,写捕蟋蟀,最为后代词人所激赏。“呼灯”二句,刻画入微。“任满身”二句,尤为工细。贺裳《皱水轩词筌》评论说:“形容处,心细入丝发。”它将儿童的天真活泼以及带着稚气的小心和淘气,纯用白描语言,细细写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周密称之为“咏物之入神者”(《历代诗余·词话》引)。“携向”二句,写斗蟋蟀。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每秋时,宫中妃妾皆以小金笼闭蟋蟀,置枕函畔,夜听其声。民间争效之。”从捕蟋蟀写到斗蟋蟀,补足当时情事,笔势连贯,一气呵成,为下面的感慨蓄势。

  “今休说”三句,今昔相较,感慨深远。《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今日的寂寞凄苦与儿时的欢乐情趣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对比的刺激下,正是欲扬还抑,欲展还收,欲说还休啊。张鎡于淳熙十四年(1187)自直秘阁、临安通判称疾去职,在家闲居,“畅怀林泉”,“安恬嗜静”(见《武林旧事》卷十所载《约斋桂隐百咏自序》),不免有孤寂之叹,所以末句也非浮泛之语。

  这首词采用明线结构,所以线索明晰,结构平实,虽运用了几个典故,但并不晦涩难懂。▲

创作背景

  据姜夔《齐天乐》咏蟋蟀的小序,张鎡这首词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在张达可家与姜夔会饮时,听到屋壁间蟋蟀声,两人同时写来交给歌者演唱的。

张鎡

张鎡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张鎡出身华贵,能诗擅词,又善画竹石古木。尝学诗于陆游。尤袤、杨万里、辛弃疾、姜夔等皆与之交游。《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 

猜您喜欢

次韵答方晦之

强至强至 〔宋代〕

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
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
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

颂古九首

释了演释了演 〔宋代〕

沩山得体,仰山得用。
体用俱全,梦中说梦。

送韦道显归省庆远三首 其三

曹义曹义 〔明代〕

振旆朝来出帝乡,归宁南去路茫茫。云连岭峤蛮烟合,雨过关河野树凉。

别酒一尊临潞渚,征帆万里向宜阳。古人若问交游客,多半相知在玉堂。

试墨五首

王迈王迈 〔宋代〕

长沙游玩地,多有墨工奇。
旧说胡光烈,今夸郑子仪。

赠富春子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
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
戎马纷何已,尝龟圣得知。
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

粉蝶儿·欲说天机

长筌子长筌子 〔金朝〕

欲说天机,奈尘寰、世人不信。只因他夙缘无分。恋浮华,贪火院,气神亏损。贩尸骸,迷了本来心印。悟后回头,乐清闲、莫劳方寸。好参求妙灵玄牝,炼纯阳,惊宇宙,一声雷震。恁时节,向蓬莱会中相等。

赓南塘桂吟

卫宗武卫宗武 〔宋代〕

卉木摇落如齿牙,红紫净尽无浮花。
秋芳俄从天上至,人世有香谁敢夸。
累累金粟叠为蕊,风韵别自成一家。
葱葱绿玉不乞讨色,岁寒气节何以加。
滋荣岂但压众植,纤巧直可凌春华。
一枝才折闻四表,芬敷发达其无涯。
看花花好时亦好,到眼不觉忘声嗟。
君家乔木知几载,世世封植今弥嘉。
来章璀璨耀珠璧,行墨遒劲飞龙蛇。
我营小圃富灵种,丹犀列树尤豪奢。
虚堂中夜忽生白,扶疏清影来窗纱。
世间万事等尘土,何苦闭缩如藏蜗。
只今有酒烂醉广寒下,但恨无鼓可作渔阳挝。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三

赵蕃赵蕃 〔宋代〕

极目荒陂十里馀,坏塍依约旧犁锄。问言业薄无牛力,更说州家催积租。

葛公双井

董嗣杲董嗣杲 〔宋代〕

仙翁洗药傍西湖,脉与灵山碧溜俱。
泉迸一枝源更异,甃分双眼味何殊。
石函霞涌沉铅汞,井屋风清转辘轳。
日日汲花朝复暮,当方曾说病人无。

赠杨君济县丞

谢应芳谢应芳 〔元代〕

我昔昆山锄白云,高轩访我麋鹿群。我今长洲钓明月,君复过此寂寞滨。

感君相知式相好,与君谈笑开怀抱。坐分半席白鸥沙,满目青山净如扫。

社公雨晴风作恶,村北村南花自落。劝农来往杏花村,鸡犬不惊田舍乐。

君归哦松坐松阴,我舟更入菰蒲深。钓钩无饵勿语人,但说烟波无处寻。

© 2023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